《Android Hacker’s Handbook》是由Joshua J. Drake、Pau Oliva Fora、Zach Lanier、Collin Mulliner、Stephen A. Ridley和Georg Wicherski等六位知名安全专家共同撰写的权威著作。本书由John Wiley & Sons, Inc.于2014年出版,是“Hacker’s Handbook”系列的一部分,旨在为信息安全研究人员提供全面深入的Android安全研究指南。
书籍简介
《Android Hacker’s Handbook》是一本系统性地剖析Android安全生态的权威书籍。全书共分为13章,内容涵盖了从Android生态系统的构成、安全架构设计,到具体的安全漏洞挖掘、利用技术,以及硬件攻击等多个方面。本书不仅适合信息安全研究人员、软件开发人员、嵌入式系统设计者,也适合对Android安全感兴趣的普通读者。
内容层次
第一部分:生态系统与安全架构
- 第1章:Android生态系统概览
介绍了Android的历史、市场现状、设备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利益相关方,包括Google、硬件厂商、运营商、开发者和用户。同时探讨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复杂性,如碎片化、兼容性问题和安全更新挑战。
- 第2章:Android安全设计与架构
深入解析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安全架构,包括Android应用、框架、Dalvik虚拟机、用户空间原生代码和Linux内核等层次的安全机制。详细介绍了Android的沙箱模型、权限模型以及Linux内核的安全特性。
第二部分:安全研究与漏洞挖掘
- 第3章:获取设备root权限
讨论了获取Android设备超级用户权限(root)的方法,包括解锁引导程序、使用自定义恢复镜像以及利用系统漏洞等技术。同时分析了root权限对设备安全的影响。
- 第4章:应用安全审查
探讨了Android应用开发中常见的安全问题,如权限滥用、数据传输安全、数据存储安全以及信息泄露等。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发现和利用应用中的安全漏洞。
- 第5章:理解Android的攻击面
定义了攻击向量和攻击面的概念,并对Android设备的攻击面进行了分类,包括远程攻击面、客户端攻击面、物理邻近攻击面等。详细讨论了网络通信、移动技术、浏览器攻击面等关键领域。
第三部分:漏洞利用与防御
- 第6章:使用模糊测试发现漏洞
介绍了模糊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,包括如何针对Android广播接收器、Chrome浏览器和USB攻击面进行模糊测试。
- 第7章:漏洞调试与分析
提供了多种调试工具和技术,用于分析Android系统中的漏洞。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崩溃转储、系统日志等手段定位和分析漏洞。
- 第8章:利用用户空间软件漏洞
深入探讨了内存破坏漏洞的利用技术,包括栈缓冲区溢出和堆利用。分析了多个已知漏洞的利用过程。
- 第9章:返回导向编程(ROP)
详细介绍了ROP技术的原理和应用,包括如何在ARM架构上实现ROP攻击。通过案例展示了ROP在实际漏洞利用中的应用。
- 第10章:内核攻击
讨论了Android内核的安全性,包括内核漏洞的挖掘、利用以及内核调试技术。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内核漏洞实现提权。
- 第11章:攻击无线接口层(RIL)
介绍了RIL的架构和功能,并探讨了如何通过RIL进行攻击,包括短信处理漏洞的挖掘和利用。
- 第12章:漏洞缓解技术
分析了Android系统中常见的安全防护机制,如代码签名、堆栈保护、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(ASLR)等。同时讨论了如何绕过这些防护机制。
第四部分:硬件攻击
- 第13章:硬件攻击技术
探讨了通过硬件接口(如UART、I2C、JTAG)对Android设备进行攻击的方法。介绍了如何通过硬件调试接口获取设备的固件、调试信息以及敏感数据。
总结
《Android Hacker’s Handbook》是一本全面深入的Android安全研究书籍。它不仅涵盖了Android安全的理论基础,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技术细节。通过阅读本书,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Android安全的各个方面,掌握安全漏洞的挖掘、分析和利用技术,从而更好地应对Android设备的安全挑战。本书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对Android安全感兴趣的读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。